养虾:南美白对虾养殖的水质调控、蜕壳,12字诀平衡生长无弱虾

一、缺钙症状
1、看虾壳硬度
虾壳软的对虾大多是由缺钙导致。
2、看虾体色泽
对虾缺钙时,虾体不但不发光,且外壳粗糙,甲壳发暗。
3、看虾体肠道
虾体缺钙,肠道发红,且吸收钙的能力也会随之下降。

快速补钙促使虾壳坚硬、减少应激;正确、合理的使用补钙产品可促进对虾正常生长和摄食。常见的虾蟹硬壳产品分为无机钙和有机钙,有机钙又可分为生物钙和离子钙。对虾吸收钙质快慢顺序为:离子钙 > 生物钙 > 无机钙,硬壳通常可用牡蛎壳粉、碳酸钙、生石灰等。
影响硬壳有以下六个因素:
1、水体的总碱度、总硬度偏低,影响对虾吸收钙质;
2、对虾发病或大量纤毛虫寄生,蜕壳困难;
3、天气突变、水质突变,对虾严重应激;
4、虾塘底质恶化,造成亚硝酸盐偏高(≧0.2mg/mol);
5、施用硬壳产品,尽量避开晴天高温和高PH值;
6、正确认识硬壳产品和施用方法,谨防无机钙冒充生物钙、离子钙。

对虾生长过程中,虾对钙的需求量非常大,水体直接补钙不但有利于提高水体总硬度,还可缓解PH值的波动。放苗前期保持虾塘水体硬度,虾苗淡化过程中,钙较充足,标粗阶段,海水硬度高,放苗应维持硬度不变,避免出现“缺钙”刺激。
放苗后适当补钙,幼虾蜕壳周期短,几乎每天都会蜕壳,消耗钙质较大,水体中钙不足时,会出现软壳、蜕壳不遂。蜕壳不及时,幼虾易受水体中有害菌的感染,幼虾免疫力弱,再加上细菌感染,很容易造成损失。不少养虾户放苗后注重泼洒保肝、噬菌蛭弧菌之类的产品,而忽略补钙,导致放苗失败。有些养虾户认为“前期虾苗小,不需要多少钙,水体盐度高就能满足幼虾需求。但要注意,盐度高不代表不缺钙,养虾朋友们一定要注意这点。
四、养殖中后期——补钙方法
对虾逢初一、十五就会蜕壳,当看到对虾蜕壳时才开始补钙,就已经晚了。科学合理的补钙就是规律性的补充有机钙,因为钙在水体中很容易形成沉淀,即碳酸钙,碳酸钙微溶于水,沉淀钙不能被直接利用,要经常测定水中总硬度,否则天气突变等情况易造成总硬度急剧下降。补钙的周期和量要合理、适量,间隔时间既不能过长,又不能一下子补太多,都会有利于水体稳定,补充过多的钙又会转变成碳酸钙(此中意义和水体二氧化碳和总碱度有关系)。虾体小时,补钙3-5天/次,虾体大时,补钙5天/次,每次不易过多,蜕壳期可适量增加,以保证对虾生长需求。规律性补钙不仅能够促进对虾硬壳,还可抵抗疾病、增强虾体免疫力,增加虾壳厚度,来抵抗外部细菌侵入。